深源相连 文化共兴——深圳拍卖业与大芬美术产业携手翁源 共探"艺术+拍卖"发展新路径在深化文旅融合、推动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背景下,一场跨越深圳与粤北的文化对话近日在翁源县热烈展开。2025年6月30日,深圳市拍卖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晓伟、党支部书记何军、油画拍卖中心主任贺克均与深圳大芬美术产业协会会长龙景创、秘书长周明辉等一行,赴翁源县开展文化交流调研活动,实地走访了涂志伟美术馆、涂文安摄影艺术馆及翁山诗书画院三大文化地标,并围绕“依托深圳拍卖平台,赋能翁源文化发展”主题展开深度研讨。翁源县文旅局全程支持,与会各方就资源共享、平台共建、产业共兴达成多项共识,为后续合作按下“加速键”。 实地探“宝”:触摸翁源文化的艺术肌理 翁源县,地处粤北山区,不仅是“中国兰花之乡”,更是一片浸润着艺术基因的土地。这里走出了旅美油画大师涂志伟、当代摄影名家涂文安等文化名人,本土诗书画艺术亦绵延千年,文化底蕴深厚。
调研首站来到涂志伟美术馆,这座由翁源籍旅美画家涂志伟投资近亿元建设的综合性美术馆,馆藏涂志伟先生从青少年时期到现在各时期的代表作品,有素描、水粉和油画等两千余幅作品,以宏大的叙事与精湛的技法,展现了东西方艺术的交融。这些作品不仅是翁源的文化名片,更是连接世界与中国的艺术桥梁。参观各方均感叹:“这里不仅是涂先生的“作品仓库”,更是翁源的“文化心脏”,在这里,传统与现代共振,本土与世界共鸣。”
随后,调研团走进涂文安摄影艺术馆。馆内陈列着涂文安历时二十余年创作的《禅文化》系列摄影作品,他28次深入西藏,肩背行囊,跋山涉水,用镜头记录下了藏区的人文与情怀,诠释了禅宗禅师的精神信仰,展现了禅宗祖庭与名刹的庄严,既是时代的切片,也是地域文化的视觉档案。调研团被涂文安先生对艺术的执着所感染,并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:“摄影是时间的容器,而拍卖平台能为这些‘时间切片’赋予市场价值,也能让更多的人看见涂文安先生的视觉美学。”
调研的最后一站是翁山诗书画院。这座由著名诗书画家刘国玉先生自筹资金建立的文化机构,常年举办诗书画展览、雅集活动,是翁源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。院内墨香氤氲,墙上悬挂着翁源籍书法家的楹联、画家的山水小品,展现出“耕读传家”的文化传统。“诗书画院的民间活力,正是翁源文化‘活态传承’的缩影。”翁源县文旅局介绍,“我们希望通过外部资源注入,让这些‘养在深闺’的文化资源‘活’起来、‘火’起来。”
破题共商:深圳平台赋能翁源文化“走出去” 随后,在翁山诗书画院举办了专题研讨会,各方围绕“如何以深圳拍卖平台为支点,推动翁源文化艺术价值转化”展开头脑风暴。深拍协常务副会长胡晓伟介绍:“深圳是全国最早举办艺术品拍卖的城市,也是国内最重要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之一,形成了成熟的拍卖、金融、物流配套体系,这是翁源文化‘走出去’的重要跳板。”支部书记何军提出具体合作方向:深圳拍卖业协会可牵头策划“翁源文化专场拍卖会”,重点推介涂志伟、涂文安等本土艺术家的精品力作,同时联合大芬美协引入艺术衍生品开发,拓宽文化消费场景。”大芬美术产业协会会长龙景创则从产业联动角度建议:“大芬村是全国知名的文化产业聚集地,拥有强大的艺术创作、展览展示和商业运营团队。我们可以推动大芬与翁源建立‘艺术创作基地+产业孵化中心’模式,既为翁源培养本土艺术人才,也为大芬输送地域文化素材,形成双向赋能。”
与会的翁源各方对此表现出高度期待,翁源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德道表示:“翁源正着力打造“粤北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”,这里不仅有瞩目的“文化三宝”,还有蜚声海内外的兰花基地以及三华李、九仙桃等众多农副产品,此次合作恰能为当地文旅产业注入市场化动能。希望各方全力配合,推动合作项目尽快落地。” 展望未来:从“单向输出”到“双向共赢”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文化资源的“探宝之旅”,更是一场产业合作的“破冰之行”。正如深拍协油画拍卖中心主任贺克均在交流中所言:“过去我们总说‘酒香不怕巷子深’,但在信息时代,‘好酒’也需要‘新瓶装’。深圳的平台优势与翁源的文化底蕴结合,必将产生‘1+1>2’的效果。”
此次调研是深拍协的又一次积极探索,合作若能顺利推进,有望为县域文化发展探索出一条“政府引导、协会搭台、市场运作、多方共赢”的新路径——既助力翁源文化实现从“资源”到“资产”的转化,也为深圳拍卖产业拓展更广阔的地域文化资源池,最终形成“翁源文化因深圳而更开放,深圳文化因翁源而更多元”的良性互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