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www.sina.com.cn2010年11月10日 09:36 新浪收藏 2010年佳士得【中国二十世纪艺术】秋季拍卖将于11月27日(晚间)及28日(日间)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。而本季整个【亚洲当代艺术与中国二十世纪艺术】秋拍将继续呈献来自各国超过450件的佳作,预计成交额超过3亿港元(3,800万美元)。 以下是本季其中的重要精选作品: 中国传统美学的抽象元素 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理念,和现代抽象艺术的追求有共通之处。书法对线条、字体的探索,是追求造型、构图的美感;绘画讲究“墨分五彩”、瓷器釉色的细 腻转换,是探求色彩的表现性和情感,和1950年代流行的抽象艺术不谋而合。中国现代艺术家群植根传统,结合现代媒材,呈现中国艺术的抽象元素,成就的不 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复兴,更成为中西、古今艺术的交汇点。本季秋拍的常玉、朱铭及王沂东作品就是当中的典范。 常玉(1901–1966)《青花盆与菊》,选用了中国文人画的静物主题,同时注重形式美感。菊花枝桠交错,是从书法笔势的勾勒顿挫转换而来,再演 化为线条的抽象美感,也有隐喻中国文化中菊花不畏秋霞的傲骨。画面空间极度的精纯净化,高明度的纯红和米黄色彩,对比强烈,色彩组合构成一种空间关系,同 时呈现一种情景和气氛。(右图。估价待询) 朱铭(生于1938年)《掰开太极》高达三米,造型具量感,起伏变化的雕刻面和两个对拆个体的牵引关系,使作品具备西方立体派的造型特 色,又能引发观者联想到太极的动感和速度。太极的抽象精神,在造型艺术得到具体演绎。(左图。估价:港币10,000,000 – 18,000,000 / 美元1,282,100 – 2,307,700)此次秋拍将有超过20件朱铭作品,请按此下载详细资料。 王沂东(生于1955年)《山里的新娘》有别于一般的写实作品,在写实、故事主题以外,作品的造型和色彩同时建立崭新的空间关系和美感体验。两个主 角的身体和衣服色彩,把画面空间分割成两个左右对称面。背景具民族色彩的装饰和雪地背景又构成上下对称面,构图具建筑、结构美感。人物衣服的红、黑色彩, 有强烈的对比,把画面划分为不同的几何空间,增强表现力,使作品同时具备抽象艺术的特质。(右图。估价:港币4,500,000 – 6,500,000 / 美元576,900 – 833,300) 华人风景绘画 变幻万千的自然风景不论在东方、西方美术史上,皆是历代画家追寻艺术创作的灵感、题材。基于东西地理环境、文化思想以及媒材运用等差异,中国传统充 满意境的山水画和西方色彩多变风景油画各有千秋,充分表现民族的特点。二十世纪初留学回归的华人艺术家,正站在中国传统书画与现代绘画的交叉口,如何建立 中西兼容,具“时代性”、“民族性”及“个人风格”的中国现代艺术,成为当时艺术家共同关心的议题。本季中国二十世纪艺术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华人风景绘画, 风景画是实践现代中国艺术革新的重点主题。佳士得秋拍呈献二十世纪艺术先驱陈澄波、吴冠中及赵无极的重要佳作,呈现艺术家对自然风景的崭新演绎。 创作于1929年的《太湖别墅》是陈澄波(1895-1947)旅居上海时期的重要代表作,描绘了太湖的特殊历史背景,有力表现艺术家个人对风景画 的创作理念,就是强调地域特殊的时代精神与人文风光。陈澄波从自然观察中提炼个人对太湖之感,以中国传统“一河两岸”式的构图入画,加入浓厚强烈而富动感 的油画笔触,结合中国传统山水画概念化的点、线形式,创造出生动、富感染力,又能反映1920年代上海太湖风光的代表作。(左图。估价:港币 18,000,000 – 26,000,000 / 美元2,307,700 – 3,333,300) 吴冠中(1919–2010)创作的风景画在“具象”与“抽象”有独到的见解,《御花园 - 故宫白皮松》充分体现吴冠中“风筝不断线”、根植于具象,超越具象,又回归具象的创作宏旨。创作于1976年《御花园 - 故宫白皮松》中融合了抽象、表现性的色彩线条,但同时仍保有较强的具象叙事元素,以及具象风景隐含的几何、色彩美感,具体呈现故宫御花园的景观。白皮松和 山石岩在吴冠中形式美的诠释下,形成鳞次栉比、参差错落的色彩层次,具有视觉感染力的独特意象,传达一种美感的体验,作品也因此由“摸拟 - 真像”跃升到“创造 - 真美”的艺术层次。吴冠中融会尚塞风景画中的穿透视点,以“前树后屋”的构图方式,突显白皮松及山石岩的纹理,就是山石顶屋檐飞扬的御景亭也被压缩至画面 的边缘。树和石占据了整个画面,突显了一种雄伟挺拔之气势,紧凑险峻的画面气氛。吴冠中不再把自己的艺术表现局限于“形似”或是“模拟”,而是从自然,提 炼出一种色彩、空间、线条的美感、表现风景所隐藏着的生机、气韵,走上一个瑰丽万千的新境界。(右图。估价:港币 9,000,000 – 12,000,000 / 美元 1,153,800 – 1,538,500) 吴冠中及赵无极(生于1920年)毕业于林风眠创办的杭州艺专,校园附近的西湖风光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细腻的观察,孕育了一份真诚的爱,更成为他们 日后创作中的重要题材。赵无极把关于大自然风景的憧憬与感受升华为抽象语言,将西方抽象绘画的理解东方化,使中西艺术在精神上得以融通。1960年之后, 赵无极的绘画风格进入完全抽象的发展过程,1973年以后更进入一个新的表现阶段。《15-2-73》有一种虚静忘我的精神意境,又有一种中国哲学所特有 的天人合一的思想。赵无极站在画布前,彷佛置身于大千世界中,冥想大自然中山河大地,在亿万年来时间的长流中,随着气候环境变迁而形成今天的模样,其历史 也许比人类生命的诞生更早。赵氏把个人的感悟及东方哲学通过绘画表达,形成以东方传统为根基的抽象形态绘画。《15-2-73》中明快的色彩,橄榄绿、象 牙色、灰紫色、棕黑色、灰白色,随艺术家的想象,拼凑组合,色彩或浓或淡、若轻若重,可见艺术家不断了解油画,不断克服油彩的限制,让油彩驯服于他的心 象,创作出自由的空间。《15-2-73》是一个完全抽象的形式世界,但迭印出一个充满生命律动的自然世界,让人生发许多投射了审美联想的幻觉,从画中看 到变化的广袤自然。 |